2022年06月號 生活情报
端午吃「粽」不吃「重」
亚东医院营养科 / 陈沛颖营养师
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,有些民众习惯DIY独家肉粽,也有人直接上网选购可口的粽子,但节日过后,总有不少人因为吃太多而产生罪恶感,打算执行减重计画。其实只要留意一些小祕诀,便能避免这些困扰。本文将介绍粽子的种类以及饮食相关注意事项,祝福大家都能健健康康过端午!
南北粽大比拼
粽子的主要成分为糯米,依照地区不同,制作方法也有所差异,若自己动手做,食材准备就是一门大学问。目前台湾的粽子以「北部粽」和「南部粽」为大宗,前者的糯米需先用油炒过,再与馅料一起包入粽叶蒸熟,手法类似油饭;后者则是将生糯米和馅料包入粽叶后,以水煮方式处理。两种粽子的热量不相上下,主要仍需考量内馅种类、烹调方式、调味酱料等,若能在吃粽子之前先了解食材特点,就能享受既健康又美味的粽子。
健康包粽小秘诀
长久以来,长辈们总认为:「一颗好吃的粽子,糯米、咸蛋黄和五花肉,缺一不可!」也因为如此,大家不知不觉吃下过多的淀粉、油脂及饱和脂肪酸。其实,若是以糙米、全谷米、五谷米、燕麦、薏仁、紫米、红豆、雪莲子等食材取代糯米,就能增加纤维质摄取,而瘦肉、清鸡肉、黄豆、豆干丁取代五花肉和咸蛋黄,不仅能降低热量,亦可减少摄取饱和脂肪酸。除此之外,额外添加菇类、凉薯、竹笋、牛蒡…等食材,一来可以减少糯米的摄取,二来能避免大快朵颐后的腹胀感。
如何「选粽不增重」
市面上粽子的种类琳琅满目,除了南、北粽之外,也包含粿粽、冰粽、硷粽…等,选购前应详细阅读包装上的营养标示,因为标示内容除了说明该包装所含之份量,也会详列每份粽子的热量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。以下简介各式粽子热量之差异,透过判读,你我都能成为热量控管大师,不必再为过量摄取而产生罪恶感。
吃粽不增重
●搭配蔬果
由于粽子主要成分为糯米,而糯米属于直链淀粉,不仅不易消化,进食过多可能引起胀气或肠胃道不适等问题,因此建议食用粽子之余,别忘记补充蔬菜,多摄取纤维质,以增加饱足感,进而避免食用过量;另外,建议饭后可补充新鲜水果,每次份量为一拳头大小,以帮助消化。
●少沾酱
不论北部粽或南部粽,有些民众习惯淋上酱汁,以增添风味,常见的沾酱包括:甜辣酱、甜面酱、酱油膏或辣椒酱,但是大多数酱料的钠含量偏高,容易对身体造成负担,应减少使用。
慢性病友吃粽小技巧
若您本身是慢性病友,端午节能否享用粽子?答案当然是「可以」!以下将为慢性病友说明端午吃粽小技巧:
●糖尿病
糖尿病友需注意「碳水化合物」的摄取量,建议选择与平时饭量大小相似的粽子,尽可能以膳食纤维量较多、升糖指数较低,或是进食后,血糖上升速度较慢的五谷米、全谷米取代糯米,再额外搭配蔬菜。
●肾脏病
肾脏病友饮食需要限制「蛋白质和磷」的摄取量,由于五谷米、全谷米的蛋白质与磷含量较一般糯米高,因此建议以糯米粽为主,避免红豆、花生、绿豆、栗子、咸蛋黄、芝麻等高磷食材,以及猪肉、鸡肉、豆干、干贝、鱿鱼、蛋黄等高蛋白食材。
●痛风
研究显示,高油、高热量饮食对于痛风病人造成的影响更甚于豆类制品,建议痛风病友勿摄取过量的「肉类和油脂」,此外,也要避免饮酒,以及虾米、鱿鱼、香菇、蚵仔、五花肉等食物,以免尿酸过高。
当然,大饱口福后,也别忘记「运动」的重要性,建议散步15~20分钟或避免久坐,减缓餐后腹胀的不适感。只要把握上述诀窍,相信大家都能吃「粽」不增重,开心享受端午佳节。
#